從《原子習慣》中,找到持之以恆的自己!

不知道當你從「決定要學習」一件新事物,到「真正執行」時,中間經過了幾道關卡?

現代的生活中,大家都十分忙碌,有時候甚至會忙到來不及停下來等待,或是檢視是不是跟得上自己的腳步。不過,想對已經開始著手規劃的你,給予大大的鼓勵,因為你已經跨出了困難的第一步。但是緊追在後的,就是下一個考驗:當我已經找到學習管道,我該如何持之以恆呢?

在年輕時,也就是剛開始接家教的那些年,我常專注在一些類似技巧上的習慣,通常像是手指是否站好,又或是其他技巧上的部分。總覺得要教出好的學生,基本功就要先建立好啊!但是經過幾年,我發現除了演奏上的專業技巧,如果沒有陪伴學生養成「持續練習」的好習慣,後面的也就白唱了。

是否養成練習習慣這件事情,常常成為學生是否可將樂器學起來的至關鍵條件。

我想分享一些從《原子習慣》裡學到的一些心得~

微小增長的總和- 在你做的每一件事情中找到細微的改善空間。

微小的習慣,是要多小呢?我覺得盡可能地越小越好!

我最常與「回家沒時間」的學生討論這件事,往往聽著他們的行事曆,你確實會對他們的行程感到讚嘆不已,但是總是要在忙碌的生活中安排一些練習時間,所以只好從「細微的轉變」著手,最無痛感。

我曾有一位聰明,但有點懶惰的學生,這件事情是相輔相成的,因為懶惰促使他想出許多「捷徑」。所以只好從如何「更容易」打開鋼琴的琴蓋著手。

我們探討了回家放下書包之後的行程,後來得知鋼琴是放在家裡的一樓,但是回家就直接上樓吃飯,再度下樓練琴似乎就增加了阻力,所以就試著嘗試,回到家先洗手,直接走到鋼琴前如何呢?

經過了一個禮拜,上課的狀況似乎還是沒有過多改善,一問之下,他是打開了琴蓋,可是課本放在樓上的鋼琴袋子裡,所以就沒有練習了!眼睛轉了一圈,傻眼後認清,看似「拿課本」這件事也成了一個阻力。但是我們做了一個不同的嘗試-選了一首他熟悉且喜歡的曲子,在課堂中反覆的練習一直到「他背了起來」。

一開始我也思考,一堂鋼琴課就只練一首曲子,也太愧對這一週一次的寶貴上課時間了,所以我們還是用了1/3的時間練習片段較短、可以容易視譜彈奏的技巧練習曲,剩下的時間,就專注在一首曲子的練習。

又過了一個禮拜,鋼琴課終於有些轉變,他的媽媽告訴我,回到家後,他第一件事情竟然是走到鋼琴前練琴,練習到很熟悉的程度時,甚至還拉著媽媽的手告訴她,想要教她如何彈奏。這一週,由於不需要翻開樂譜,就可以輕易的在鋼琴前彈奏。練習這件事情變得簡單,大大的增強他對鋼琴的成就感及信心,也獲得了爸媽的鼓勵,讓他養成了回到家「主動練習」的習慣。

有些時候,培養一個練習的習慣,是很不容易的事情,我也看過許多父母親花了很多時間陪伴孩子練習,但是卻不小心讓親子關係陷入僵局,到後來只好選擇放棄學樂器,減少造成彼此的不舒服。

其實建立一項好習慣,可以從小小的改變開始,相對的,建立一個壞習慣,也是如此。即便是因為練琴而造成的親子關係受損,也可以適用於微小的轉變,進而得到改善。

所謂習慣,就是被規律執行,就是「自我改善」這件事情的複利。「改變」是生命裡很特別的奇蹟,希望大家都可以透過細微的觀察及轉變,建立一個好習慣,也能夠運用這原則在生活中。